說起亞哥,常來重慶魚洞小城的人都知道他的飲品店生意很好。手機店、餐館打工的年輕人和學校的學生特別喜歡去店里買上一杯飲料,坐在小桌邊與好友聊天;或者邊走邊喝,享受獨特的臺灣風味飲料。
亞哥本名鄭奕耀,來自臺灣嘉義。早年打拼積累的財富加之父輩留下的巨額財產,讓他根本不用為錢發(fā)愁。但亞哥天生就是個好交友、閑不住的人,于是,年過花甲的他把飲品店生意做到了重慶。
生意火爆卻關張的飲品店
2006年春節(jié)剛過,本已賦閑準備養(yǎng)老的亞哥實在覺得閑在家里悶得慌,想干點事,于是決定搞個飲品店“解解悶”。亞哥的父輩在臺灣成功經營飲料生意多年,他從小耳濡目染,對飲料配方、制作工藝和顧客消費心理都很熟悉,開飲品店完全可以說是輕車熟路。主意打定,亞哥便在重慶楊家坪步行街附近尋找合適的門店。
那時,從臺灣來重慶的亞哥已在楊家坪居住了5年多,可謂人熟地熟。門店很快選定,轉讓費也談妥,制冰機、攪拌機等器具也很快購置到位。為了保證飲料的口感和風味,亞哥還專門回臺灣采購了一些特殊的原材料。經過一個月的忙碌,步行街臺灣風味飲吧開業(yè)了。步行街人流本來就很大,雖然飲吧的位置比較偏,但由于飲品風味獨特,價格合理,一開業(yè)就顧客盈門。
沒想到好景不長,正當飲品店生意蒸蒸日上的時候,因城市拆遷,亞哥的飲品店不得不關張了。原本好好的生意只開了兩個月,不要說賺錢,就連門面轉讓費都還沒賺回來。盡管自己不缺錢,開店也不是為了賺錢,但長期做生意的思維習慣讓他面對虧損時還是顯得十分沮喪。
二次開店終成功
經歷了那次大意的飲品店失敗后,亞哥便常顯得心事重重。朋友家人看出他的心思,就經常有意約他出去走走,散散心。
飲品店關張兩個月后的一個星期天,朋友約亞哥到魚洞玩。亞哥一聽去魚洞,心想應該有很多魚可釣,還有洞和魚的神秘故事,一定好玩,也就高高興興地上了朋友的汽車。到了魚洞才知道這是個小城,來玩也就是逛街。
長期做生意的職業(yè)習慣讓亞哥不自覺地留意起街邊的門店生意來。當他來到華廈八街商業(yè)綜合體時,亞哥心頭一喜。盡管華廈八街當時剛修好沒什么人氣,但周邊幾個小區(qū)和一個中學讓他想到:這不是理想的開飲品店的地方嗎?想到這些,亞哥特別留意那些空門面的大小和位置,最后看中了臨近路口一個約十平方米的很不起眼的門面。
有了上次的教訓,亞哥在簽訂租用協(xié)議之前,專門與門面主人進行了一次會面,就協(xié)議內容仔細推敲。一切辦理妥當后,亞哥便將剛封存還沒來得及處理的設備器具搬來,還把自己家也搬了過來,大有創(chuàng)業(yè)飲品店不成不歸的決心。
然而,新建城區(qū)和剛修的商業(yè)綜合體消費市場的冷清還是讓亞哥始料未及,慢慢培育市場和消費人群就成了他堅持下去的信念。生意清淡的好處是不用太忙碌,于是,做網絡推廣、制作廣告、上街散發(fā)宣傳單,亞哥的飲品店有條不紊地運轉著。每個周末投放一款新品,每周搞一次優(yōu)惠活動,提高品質,誠信經營,飲品店的生意終于慢慢紅火起來。
幫助更多年輕人走上創(chuàng)業(yè)路
亞哥的飲品店搞得風生水起,慕名前來學習技術、申請加盟的人也越來越多。
四川王平軍夫婦在廣州打工多年,雖然掛念老家孩子老人,但迫于生計不得不漂泊在外,輾轉經工廠老板介紹找到亞哥,希望能開一家自己的飲品店。亞哥了解到夫妻倆的情況后,爽快地答應幫助他們回家鄉(xiāng)四川南充發(fā)展。
見面當晚,亞哥就近買來幾樣必需的原材料,現(xiàn)場邊講邊示范如何制作飲料,并告訴小王夫婦選門店的注意事項,分析飲料主要的消費人群都有哪些特點。
接下來的三天里,亞哥陪著小王夫婦逛市場,采購設備器具和各種原材料,并將自己從臺灣帶來的珍貴原料分了一部分給他們。按照亞哥的指點,小王夫婦很快就在南充某高校附近找好門店,掛起了“夫妻風味飲品店”的牌子開始創(chuàng)業(yè)。
此后,亞哥又連續(xù)三次上門去進行技術指導,幫助夫婦倆分析消費群體特點,改進配方推出新品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小王夫婦的飲品店一炮而紅,一年內就發(fā)展到四家分店,年收入超過100萬元。
此后,凡是慕名前來學技術申請加盟的人,亞哥都來者不拒,前提是必須保證質量。如今,亞哥的加盟店已經遍布重慶、四川、安徽、湖北、貴州、甘肅……一共21家。
他說,沒想到自己的飲品在大陸這么受歡迎,更沒想到自己晚年還能創(chuàng)業(yè),還有這么多的收獲。所以,他很感謝那些打工仔、打工妹、加盟店,是他們把自己家傳的飲品技術帶到了各地,是他們弘揚了臺灣的飲食文化,用臺灣飲品向大陸同胞介紹了臺灣,通過“喝”密切了兩岸關系。